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据了解,目前四川省安科院已经为凉山州、攀枝花市、巴中市、雅安市、内江市等地80余家非煤矿山重点企业建立数字化健康档案,对元通铁钛等40余座尾矿库、55座排土场和采石场进行了动态测控、扩容优化及安全治理。
郭万佳提到的长期动态监测是一套依托高分辨卫星对地观测技术、无人机低空航测、三维激光测控技术、雷达地下探测技术的重大风险源测控体系。该体系的实施使得四川省非煤矿山有了标准化的“电子身份证”。
据四川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近日公布的前三季度安全生产形势,1月-9月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9.8%和32.4%,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1.9%和21.6%。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生产危险源的监测、预防如何做到精准化?
※以上所展示的信息来自媒体转载或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以上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张海磊)“这是攀枝花市米易县万年沟尾矿库的遥感影像图,我们发现这个区域的山体存在疑似滑坡体,滑坡一旦发生会对尾矿库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去年1月15日到今年1月21日,我们对其进行了周期性的长期动态监测。”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郭万佳向记者边演示边介绍。
免责声明:
新华社成都11月3日电(记者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中国企业新闻网:020-34333079 邮箱:cenn_gd@126.com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审核并处理。
“首先用高分卫星对矿山区域进行筛查,通过与以往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异常点。然后,用无人机低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和地质雷达探测对可疑区进行重点核查,为非煤矿山以及周边区域建立健康档案体系。”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施富强说,“非煤矿山的三维可视化‘电子身份证’使得数字化管控成为现实,也提升了全域的综合监管能力。”